成都市群众路69号摩卡.筑33号门市
>
(文章转自李吉他)
这一轮音孔饰圈,价值堪比黄金。
缂丝,早在2009年入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自宋元以来即是皇室御用织品,因缂丝织造过程极为细致,
皇帝龙袍或摹缂名人书画皆是采用缂织的方式制作。
但你知道,织出这一幅音孔大小的缂织品得花多长时间吗?
丝绸上的雕刻家?
背着光欣赏缂丝,你可以看见空隙中透出点点微光,就像是工艺师拿着雕刻刀一格格在织布上雕刻而成。
但其实不然,缂丝采用「通经断纬」的技法织出图样。
要完成一幅完整图像,得先准备数十把缠绕各色蚕丝线的船型梭子,来回穿梭于落好的经线上,才能一行行地构筑出样貌。也因不同纬线并不横贯于全幅织布中,而是俐落地在每一色彩间果断区隔开来,留下了中间细小孔洞,形成缂丝独特吸引人之处。
而这细腻繁琐的工序,再再考验着工艺家的技巧与品味,而「创作」过程中所费的心思与当下的情绪思绪,更能在这一丝一缕中窥见品味。
缂织的过程中,他是创作者,不是操作者。
同一把吉他弹同一段旋律,在不同环境背景,感受也不尽相同。
对工艺师而言,在相似的织作脉络之下,不同织法、丝线的排列运用,往往影响著作品情绪与张力。而这样「不慎完美严苛」的织作过程,反倒让每幅作品有了引人细细品味的诱人魅力。
当高墙上的艺术回归生活
当李吉他决心在破茧添上缂丝工艺,其实跟旱地探索泡桐材质是相同的情怀。寻觅自己文化根源,从而在世界品牌中建立自己的审美,创建独道的生活美学。
不仅将遥不可及的艺术融入生活,更是在透彻理解自家文化历史后,以最尊敬的方法重新诠释、再次建立缂丝不同以往的形象。不只皇族御用,而是我们为缂丝在数千年后,特地保留的一席之地。
一寸缂丝一寸金
方才问过你,这圈缂丝需要花多久时间。
我只能说,无从计算。
从图样设计、面料厚薄、丝线光泽呈现、是否会影响音质,甚至连经纬线的粗细都需计较其中,更遑论这可是专为破茧设计的图像!
李吉他在寻觅之初结识了苏州专为缂丝而生的祯彩堂。创始人陈文女士在透彻了解破茧内涵与初心后,苦思了无数个夜晚,才将她心中所理解的「破茧」意象描绘而出。你看!
这里面有蚕、有茧,还有破茧而出的过程,就像是圈不停歇的升华轮回。
如同人生总在不断地内省、锻炼和重生,才能达到心中理想境界。
而破茧,则是李吉他又一次从多年蛰伏中破茧而出的作品,
呈现给您
面板|红松
侧背板|红花梨
琴颈|桃花心木/玫瑰木五拼
亮光涂装、无缺角